一、增加生活压力。年轻人买房大多要通过按揭,大多数年轻人为买房而承担的月供支出超过其个人收入的50% 。这样,将大大增加其生活压力。
二、个人健康受到影响。因其还贷压力太大,有很多人为了还贷不得不超负荷工作,甚至打两份以上的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将大大减少,甚至有人从不参加锻炼,这样,长期下来必将影响其身体健康。
三、降低生活品质。因其还贷压力,势必减少旅游、艺术欣赏、个人爱好等方面的支出。有很多人为了还贷常年难以安排一次旅游活动,甚至连单位安排的活动也能推则推。演唱会、球赛等更是变成了一种奢望。这样,将大大降低其生活品质。
四、亲情关系受到影响。因其还贷压力,对家人特别是老人的关怀势必减少。有很多人因周末还要兼职,故很难抽出时间来陪老人;也有的人在买房时借了亲友的钱,而因有还贷款的压力,往往会另还亲友的钱一再延迟。这样或多或少影响到亲情关系。
五、社交活动受到影响。很多年轻人买房前后可以说是判若两人:买房后社交活动能推则推、朋友小聚时买单的次数少了、周末大多有工作要安排等等。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可以肯定地说,因有还贷压力,或多或少影响到年轻买房人的社交活动。
六、人脉积累受到影响。俗话说:“20世纪存股票、21世纪存人票”;也有人说:“有钱买股票、没钱买人票”;还有人说:“什么样的圈子决定什么样的人生”。不管说法如何,人脉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还贷压力,导致社交活动减少,则将影响其人脉的积累。
七、投资行为受到抑制。人生有很多机会,可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机会都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不是我们不愿去抓,而是我们没有能力去抓。有很多投资机会降临我们身边时,如果我们因买了房而导致手中无钱,这样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说就不算是机会。这一波股票行情就令很多买了房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心生恨意。
当然,投资机会并不仅限于有价证券,项目投资也是如此。我认识一个年轻人就和我说过他的后悔,他的朋友找他投资一个室内空气治理项目,他因手头没钱,又不愿去做抵押贷款,故而失去了这个机会,现在他的朋友在一年多的时间已经净赚了300多万。
八、发展机会受到影响。大多数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一旦贷款买了房,其职业规划就必须要进行修正。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因买了房而放弃了对自己人生来说是转折点的发展机会。比如在公司要整体搬迁到外地、外地有更为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等情况下,很多年轻人因买了房而放弃这样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发展。
九、学习充电受到影响。因还贷压力,很多年轻人放弃了学习充电的机会。因为学习充电都是要花费时间及金钱的。学习充电受到影响,则其个人成长也必将受到影响。
十、降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还贷压力,导致资金紧张,一旦发生意外、疾病等突发事件时,其应对能力将大大降低,有的甚至因难以应对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宁做农奴,不做房奴。
房子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人为房子服务,这样的道理适用于很多物质与人类的关系学。在武侠书里有剑奴一说,指的是那种一根筋扑在剑术上浑然不顾人生境界,成不了剑圣,成不了剑仙,有点像《无极》里那个叫鬼狼的角色,其实很可怜。当然还有车奴,你觉着他买了一宝马不是为了享受乘驾的快乐,而是为了受尽宝马的凌辱,上街胆颤心惊,转弯灯恨不得提前半个小时就打起,一旦有自行车经过,马上像鬼子进村后感觉到“发丝雷”,趴那儿不动,一动不动;要是你胆敢把车划了一条细纹,他那不叫愤怒,而叫悲伤,死的心都有。
房奴是:每个月发工资后先把按揭款打入卡中等待银行残酷地提取,有车之人看见油价又涨了就会心中一沉,无车之人打的时紧盯着里程表心惊肉跳,老婆不能买五百块钱以上的衣服,儿子不能随便吃哈根达斯,等到六十多岁把按揭还清,于是心中欣喜若狂,某日早上脑溢血突发,死于汤盘。
别用自已的骨头熬一锅理想的汤,这是我过去曾描述的一幅惨图,当然事情不见得有那么悲惨,但它更为无助,房子不是房子,房子是他爹妈,他平时连爹妈都没那么孝敬,但每人每月恭恭敬敬地把上千银两交给银行,同时克扣给爹妈的银两。这就是生活,很现实,这辈子不是为自已活的,而是为房子活的,等到还完贷款,房子又成贫困房了,斑驳陆离只有把换房的永恒任务交给下一代,让他继续老前辈的使命。
部份美国人想得开,他们租一辈子房,自个儿买辆房车到处跑,那才是他的房,他饱览北美大好河山去子;另一部份美国人更想得开,直接就申请政府救济,住上高层电梯楼,但在中国这叫“豪华高层电梯公寓”;少部份有钱的美国人就买“耗死“,其实不会耗死,因为他们有钱,房子虽然也可能是上辈人传下来的,但那是属于自已的领土,有花园有草坪有游泳池,外表看上去普通,里边很不错。
别当房奴,别让房奴控制了你的人生,其实人要量体裁衣,你有一百万就只买五十万的房,有三十万就只买十万的房,如果只有十万,就别买房,租房住挺实惠。担心房价上涨?你又不炒房子,它涨它的,你租你的,怕什么。
人的一生很短暂,应该享受人生的快乐,如果把大部份时间都用在为房子忧心忡忡上去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人不是因为有房子而幸福,而是因为幸福才有房子——内心安宁,其实就是最好的房子。为了房子去打三份工,被三个老板每天骂三次,回到家后,房子不再是房子,而是心理恢复室,积劳成疾,老了就成了病房。这很不值。
农奴还有解放的时候,而房奴似乎遥遥无期,没有永远的新房子,这样的物质化的东西总有被淘汰的时候,所以心态不对就会导致“房奴”从一代到另一代,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做不了房奴不幸,还是做了房奴不幸,哈姆雷特式的话题。现代的婚姻,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没有房子就不能生孩子。多甜蜜的爱情在房子面前都黯然失色,皆因房子那是面子工程,面子都没有,还能有什么里子?
一个朋友,4年的甜蜜,在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之时,悄然分手,原因只有一个,男方买不起房子。房子已经被定义为男人的一种基本的义务,如果没有房子男人将不人,如果没有房子,男人将被定义为没有能力。一张结婚证书并不能证明什么,可是一个男人有没有能力买房就可以说明有没有能力尽好其他的责任。我尝试安慰我的朋友,房子其实和结婚本来没有直接关系,女人嫁得是男人而不是房子。但这句话却说的毫无底气。有人说,女人25岁前选择爱情,25岁后选择房子,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0%的人明确认为房子和爱情有关,没房子,谁敢结婚?
买了一套小房子,更要赌上一条自由的命。每天睁开眼,首先想到的是一窜的数字,吃穿用两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两百,手机电话费二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二百……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我必须面对老板的淫威,在写字楼中那一平米的隔间、出门坐公交、中午吃盒饭,每次都在问自己,哪里的房子,怎样的房子,才能盛下我们可怜的爱情?
面对具体而坚硬的需求,我没有自己的立场,我被社会强拉硬拽。数数自己多年不涨的工资,两个人的收入每月也就6000多块,除去基本的开销和老人的抚养,每月,我就只能拿得出3000的房贷款,这已经是我的极限。如今广州上万的楼价,我根本无力承担。除去离开的选项,我只能往边走。花都、番禺,我以路程换价格。已有地铁的边缘区域,已经成熟的配套对应的是已经透支的楼价。沸沸扬扬的垃圾焚烧池让我对番禺不再抱有幻想。剩下的是花都。一个在2012年即将有地铁的新开发区。广清高速的扩建,汽车城的扩容,让我看到这个区域兴旺的曙光。5000左右的楼价,算下来,一套100平方的房子,只需要50万左右的银子,除去我能支付的20万首款,每个月2500左右的贷款,或许能让我做个幸运的房奴。至少每年,还能有万把的存款,而不至于月光。以每年10%的财富增长,30年后,或许我也能有几百万的身家。
为了寻找一个可以承载我们可怜的爱情的房子,我开始在花都奔跑着,试图赶上09年最后的房贷优惠,可是当我看遍花都的新盘后,发现只有风神大道的头尾有盘可卖,一个是原来的单位限价房,6500一平方,毛坯。一个是万科天景对面,天马河旁的大型社区,也是6600左右,有1000的装修。或许很快,我能爱情和房子兼得。或许很快,在那天马河公园内,我能拥有自己的家。祈祷上苍,送我一份圣诞的礼物,让我在12月顺利中签。我依旧相信家是用来储存爱情的地方,若是没有了爱情,房子只是冰冷的建筑物。没有房子却有爱的婚姻不一定很幸福,但有房没有爱的婚姻是绝对不会幸福的。
|